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

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优秀征文选登:履职尽责作表率 建言献策惠民生

日期:2024-10-25 作者:区人大代表张玉宏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我叫张玉宏,是叶集区姚李镇鲁大庄回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我被赋予不只是一个头衔,而是一种极大的责任和一种崇高的使命。几年来,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人大会议的决议决定,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履行代表的职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带领全村村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共走富裕之路,共创和谐社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代表履职: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履职责任感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肩负全村群众的利益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的重任,要胜任代表职务履好职尽好责,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我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作为首要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武装自己头脑,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增强自身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工作重心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发展成果始终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积极建言献策,做好群众传声筒

作为人大代表就应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努力为民负责、替民发声,为政府排忧。在召开人代会期间,我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认真听取大会的各项报告,并在审议大会报告过程中,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踊跃发言、陈述观点,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行使选举权。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掌握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收集梳理后通过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向镇人大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民生工程的实施,为村民排忧解难。例如,2022106日我在同心组开展入户走访时,该组村民鲁永家、毛文章代表群众心声,要求将同心组纳入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改善村民出行条件,绿化、亮化、美化人居环境,规范农村家禽、生畜养殖行为。收到群众诉求后,我将该条意见作为聚民意、惠民生建议向人大办提交,后转办到镇美丽办,美丽办工作人员立即到村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征求建设项目意见建议,达成建设共识后,该项目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规划建设,已于20221115日前完成所有建设任务。现在走在同心组入庄入户道路上,两侧郁郁葱葱,晚上散步道路宽敞明亮,整个村庄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三、聚焦产业发展,共走乡村致富路

人大代表是代表广大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走共同富裕的路上积极发挥人大作用。我村大力发展稻虾产业,截止2022年底已形成稻虾产业1500亩,种植优质稻虾米2700亩。但在鼓励群众发展稻虾产业时,也遇到过瓶颈。梓树组中心灌渠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设的土渠,塌方损毁严重,无法承担稻虾产业发展供水能力。在了解情况后,我及时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汇报,之后争取到区级项目建设资金52万元,从立项到建成历时3个月我全程参与,彻底解决好梓树组农户养虾用水难题。为深入贯彻两强一增工作部署,在了解到大型农机市场提供农业生产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极度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状时,我及时提出建议,成立了鲁大庄村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较好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机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同时壮大了集体经济,今年5月份又购置大型农用机械5台套,解决了群众、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加大普法宣传,弘扬法治新风尚

依法治国是一项基本国策,认真贯彻宪法和法律是依法治村的基础,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也有着向群众普法的义务。从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普法学习班,到村、组板凳会,我村经常邀请公、检、法、司同志以案讲法,提高广大群众、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村委会每年还拿出专门资金订阅有关法制教育方面的报纸和刊物,购买法制教育类书籍200余册,发放到农业企业职工与村民手中。同时,制定了村委会一约四会章程村规民约行为规范,使村民一言一行有章可循,一举一动有法可依。

在依法履职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无论是在自身素质,还是在服务能力方面,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选民之间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广大选民的大力支持下,一如继往地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自觉遵守代表纪律,积极代民建言献策,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诺言,做一名组织信赖、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培训、学习和视察活动,提高自身履行代表职务的本领。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增强看问题、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各项建议达到站位高、观点明、内容实的要求。

二是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加强与选民之间的联系,通过公开联系电话、设立意见箱、定期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作为我镇、我村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助推器,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体现好人民的意志,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