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议案建议

关于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议案

日期:2025-04-03 作者:刘建军、汤贤才、刘士扬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案据:叶集区历史悠久,红墩寺文明遗址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春秋时期,称鸡父邑;明代中叶,叶姓徽商来此开埠经商,因此得名并繁衍至今。叶集因商贸而起,因革命而红,因改革而兴,因文化而盛,红色文化、未名文化、改革文化、商贸文化、知青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汇集积淀,引领叶集从一个商贸集镇发展成今天经济社会文化繁荣的新型特色城区,先后荣获“中国中部新型家居产业基地”“中国板材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区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举办过“桃花梨花艺术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羊肉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安徽·叶集站)”“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全国青年(U18)拳击锦标赛”等全国性赛事;规划建设了集农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江淮果岭,并成功纳入六安市江淮果岭大别山800公里风景道和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发展民宿产业,打造“花田岭上”“岭上秋月”等高端民宿;特别是在文学文化领域,以“未名四杰”精神为引领,成功创建“中国文学之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叶集文学文化现象。应该说,我区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离不开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叶集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

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文旅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目标定位。我区缺乏优良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影响力也不强,近年来,虽然开发建设了一批小众旅游资源,但基本处于文旅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或初级阶段,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定位,基本属于走哪算哪状态。二是产业支撑不强。虽然我区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上做了一些文章,建设了一些场景,但缺乏叫的响、影响大的旅游精品,吸引力不够强,旅游目的地的导向不明显。而且已开发的旅游项目,除姚李自留地景区系社会投资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政府投资,市场的引导作用不强,缺乏可持续性的游客资源。三是功能配套不足。我区相对旅游资源基本集中在南部区域,但南部区域又都是丘陵山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发达,配套功能不足,尤其是姚李、平岗、史河三镇街的旅游通道尚未打通,不能形成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点线结合的旅游精品线路,单个的景点难以留住游客。加之,我区系新成立的市辖区,城区的城市功能配套相对不足,既缺乏可以接待大型团队的酒店饭店,也缺乏能够吸引游客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知名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商业街区,更缺乏AR、VR等吸引年轻人集聚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场所,游客的体验感不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文旅产业发展中加以关注和着力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1.突出目标导向。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应属“美食文化”,综合叶集的文化元素,建议将“打造美食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推动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要开展《六安市叶集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结合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规划,以高质量规划来指导我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做大做强。

2.建设美食之都。要按照“打造美食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唱响“玩在六安、吃在叶集”品牌,引导支持各地旅行服务机构开展“赏大别山美景、寻叶集味道”活动。与此同时,要加强行业自身软硬件建设,开展餐饮业的环境卫生整治,支持餐饮场所开展环境和服务星级评价并对外推介宣传;加强羊肉美食等标准化建设,推出羊肉美食系列宴品,引导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叶集美食,让“舌尖上的叶集”享誉内外;加强对小磨麻油、空心挂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擦亮叶集非遗的内涵价值。

3.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好和美乡村,强力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好“江淮果岭”,发展农旅民宿、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经济,特别是要围绕G529连接高铁站和高速公路优势,利用平岗丘陵山区和史河总干资源打造民宿集群——宿集,唱响叶集“宿集”品牌,让叶集农民吃上旅游饭,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4.打造“运动叶集”。积极争取开工建设区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继续办好全国性山地自行车赛、全国健身走跑大赛、全国青少年拳击赛、青少年足球赛、篮球赛等运动赛事,利用史河橡胶坝蓄水成湖的优势,积极争取承办龙舟赛等水上赛事,探索开展其他全国性、省级、市级体育赛事,让“运动叶集”成为叶集新名片。

5.发挥文化引领。要充分利用好叶集获得“中国文学之乡”荣誉,发挥叶集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等名人效应,抓好文艺人才培养,鼓励创作文艺精品,支持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把叶集文学文化现象发扬广大。我区创新的“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我区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要擦亮这个名片,让这个名片走向全国,吸引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发展参观经济。

6.扩大研学旅游。要加强区文化中心运维和管理,形成地标性文化品牌,在吸引外地游客观光打卡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中的红色文化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游;加大对姚李自留地“田园牧歌”景区、平岗运动公园的支持,扩大研学游效果;充分发挥我区木材加工及家居智造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一棵树的旅行”研学游,积极开展工业旅游。

7.重视节庆活动。要积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巩固提升叶集羊肉美食文化节、桃花梨花艺术节等活动质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要探索引进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节、演唱会等演艺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叶集游玩消费。

8.完善功能配套。要加快山河旅游大道建设,加速推进姚李下骆山、看花楼林场、史河街道观山村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聚点成线的观游局面;同时,要加快居然之家城市综合体、颐高文旅金街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