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议案建议

关于加快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议

日期:2025-04-05 作者:沈 忱、 胡 娟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案据: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能够赋予地方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保证。一方面,通过统一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可以有效抵御外地同类产品的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有助于吸引上下游企业,有效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叶集区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打造了叶集羊肉、叶集秋月梨等区域公共品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就孙岗乡乃至我区品牌建设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一是品牌建设能力不足。虽然“叶集羊肉”等成功申报了区域公共品牌,部分农业企业也打造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但品牌缺乏有效管理、保护和推广宣传,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各项标准衔接尚不紧密,农产品品质稳定性不强,难以建立稳固的品牌形象与声誉。二是品牌营销力度不强。产品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区域品牌推广宣传力度不强,更多地依靠企业自行推广,但开拓新市场的成本较高,而企业力量较为薄弱,企业开拓意愿不强烈。同时,由于缺乏电商直播带货的网红大咖专业人才,直播带货平台利用率不高,销售情况一般。

建议:为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建议统一由一个企业注册商标,政府购买商标权。商标审批范围宽泛,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等项目。政府应争取多种途径。建议结合我区历史、文化等宣传优势,征求乡镇街意见,打造全区“统一”优势品牌。

一是积极申创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特色和优势,加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力度,对乡镇街申创区域公共品牌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重点围绕水稻、水果、食用菌等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产品,集中打造了一批凸显叶集农业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菜篮子”“米袋子”区域公共品牌。

二是加强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对于申创成功的区域公共品牌,健全授权使用和企业准入制度,推广使用“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维护农产品品牌信誉,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用,严厉打击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或者销售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农产品等违法行为,以高质量供给夯实品牌发展根基。

三是提升品牌建设运营能力。强化人才支撑,组织开展培训服务活动,对区域公用品牌持有主体及核心授权主体负责人开展培训,重点培育一批品牌电商带头人。文旅、农业等部门联合,充分挖掘特色产品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价值,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吸引力。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合肥农交会等展会节庆活动,利用各类活动平台,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是持续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持续支持乡镇街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扩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补齐产业短板弱项,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主导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