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岗乡:板凳连民意 代表解民愁
“张代表,咱们村西头的灌溉渠有点堵,这眼看就要到灌溉的关键时候了,可愁坏我们这些种地的了。”“李代表,村里文化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有点旧了,能不能帮忙协调更新一下呀?”…… 近日,在孙岗乡的各个村落里,一场场接地气的 “板凳会”遍地开花。人大代表们带着笔记本,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
“板凳会”没有固定的会场,村口的大树下、村民的院落里、田间地头的空地上,只要村民们方便,几张板凳一摆,会议就能召开。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让村民们放下了顾虑,打开了话匣子。大家围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人大代表们一边认真倾听,一边详细记录,对于能够当场解答和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回应和处理。比如有村民反映村里的路灯坏了几盏,晚上出行不方便,代表们立即联系村委会和电工,当天就把损坏的路灯修好了。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代表们仔细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带回乡政府研究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向村民反馈进展情况。
在白龙井村的 “板凳会”上,村民们集中反映了村里的电灌站老旧渠道堵塞,影响村民们农业生产用水。人大代表们实地查看后,将这一问题上报给乡政府。乡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将电灌站和渠道的重建纳入了区级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历经两个月的施工投入资金500万,改善了19个村民组水利设施,解决了约10000亩田块的抗旱和排涝能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群众收益。村民们纷纷为人大代表和乡政府点赞。
“板凳会”不仅是倾听民声的“直通车”,更是凝聚民心的“连心桥”。通过这种方式,乡人大代表们能够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有效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孙岗乡人大将继续推广“板凳会”这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定期深入各村,建立健全问题收集、办理、反馈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让人大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